最新资讯
INFORMATION咨询热线
13907725869产品展示
HS01S辊套

一、 HS01S辊套的选材
HS01S的外层为含Cr、 Ni、 Mo、V、Nb等合金的耐磨钢,芯部为高韧性中碳低合金钢。内外层实现冶金结合。
⑴ 经特殊热处理后外层获得“碳化物+马氏体+少量残余奥氏体”的稳定组织;内层获得细晶粒的“珠光体+铁素体”。 其有以下特点:
①芯部韧性很好。基体组织为“铁素体+细片状珠光体”;
②外层有较高的耐磨性。基体组织为“合金碳化物(20~30%)+马氏体+残余奥氏体(5%左右)”。 该材质,在离心过程中,由于离心力的作用,外层组织致密且碳化物颗粒细小、弥散(Mo、V、Nb碳化物均为点状)使其具有很高的耐磨性。
③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。由于该外层材质中含有一定量的Ni合金元素,经特殊热处理后,基体具有较好的韧性,同时还留有约 5% 左右的“稳定残余奥氏体” ,显著提高辊套的抗冲击能力。
④辊压辊实现带花纹铸造,免去堆焊咬入花纹。并由于离心铸造过程中花纹部分在最外部、冷却速度快,其组织更为致密、碳化物更为细小,使其具备了更高耐磨性和抗裂性,同时还留有约 5% 左右的“稳定残余奥体” ,显著提高辊套的抗冲击能力。
试验检验证明:
HS01S辊套的外层硬度≥HRC60、抗拉强度750MPa、冲击功3.5J/cm2。
内层硬度HB220~250、断面收缩率36%、冲击功(U型缺口)20.5J。
二、生产工艺流程简介
㈠ 工艺流程
冶炼→离心铸造→一次热处理→粗加→二次热处理→精加→装配
① 冶炼
采用中频感应炉进行冶炼。
② 铸造
采用金属型离心复合铸造,离心设备采用盘式离心机。
③ 一次热处理
将毛坯装入热处理炉中进行退火,确保应力消除和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。
④ 粗加工
依照成品尺寸留有一定余量进行车加工, 同时进行探伤检测。
⑤ 二次热处理
为充分发挥合金元素的性能,将粗加工后的毛坯装入热处理炉中进行二次热处理。使毛坯达到要求的性能(硬度、强度、冲击功等)
⑥ 精加工
将检验合格的毛坯按成品尺寸要求。
⑦ 装配
将精加完成的辊套装入加热炉中,缓慢加热至热装要求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后,出炉进行热装。将轴配合处均匀涂敷特殊联接剂,在大大减小装配应力的同时,又确保了装配后辊套的正常使用。装配完毕后进行缓慢降温至室温。
二、生产工艺流程简介
HS01S辊套采用离心复合铸造技术,实现了高耐磨层与高韧性层材质的冶金复合,杜绝了裂纹、夹杂、疏松等铸造缺陷。
采用特殊热处理技术,实现了内外层差温加热,确保了耐磨层和韧性层合理的奥氏体化。冷却及回火后,耐磨层硬度达到HRC58以上;韧性层硬度220~260HB,冲击功大于19J、晶粒度等级在5级以上。
离心铸造示意图
三、 HS01S辊套的使用性能特点
① 高效节能。磨损小,运转周期长,节能显著。每吨节能达1kwh以上;咬入好,台时高。可充分利用“峰—谷—平”原则,大幅度降低单位能耗成本。
② 耐磨层厚,可再造性好。耐磨层70mm以上。充分利用生产间隙,实现不停产在线花纹再造。使辊套始终处于高效状态。
③ 较高的抗事故能力。采用离心复合铸造,外层具有高耐磨的同时,又具有一定的韧性。内层具有高的塑性。由于耐磨层厚,受到超常载荷时,瞬间传递到内层,有内层进行吸收缓解。(见图片)
抵抗外来异物的能力比较图
高铬堆焊辊套 HS01S辊套
四、适用区域
HS01S辊套适用于传统的水泥生产工艺,辊压混合材仅包含熟料、石灰石、脱硫石膏等易磨性能较好而且颗粒度相对比较大的物料,不添加任何易磨性能比较差的辊压物料(如钢渣、水渣、转炉渣等)。
HS01S系列Φ1600×1400成品图
五、 HS01S Φ1600×1400辊套的使用案例介绍
2012年10月份新的辊套开始上机投入使用
产量:420吨/小时
五、 HS01S Φ1600×1400辊套的使用案例介绍
在使用24个月后准备首次开槽维保
产量:360~380吨/小时